重读陶行知读后感怎么写(精选4篇)作文

篇章语 人气:2.3W

篇一:重读陶行知读后感怎么写

重读陶行知读后感怎么写(精选4篇)

假日期间我读了《重读陶行知》一书,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思想,我对陶行知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,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也依旧十分先进,也是我国新改方向。陶行知先生的很多教育思想都使我振聋发聩,其中以下几点印象最为深刻:

首先,陶行知先生提出“教学合一”,其含义极其丰富。陶行知先生说:“教学做是一件事,不是三件事。我们要在做上教,在做上学。”“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,做便是教;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,做便是学。先生拿做来教,乃是真理;学生拿做来学,方是实学。”对于一个问题,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,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,组织好,指导学生,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,经过类似的经验,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,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,解决别的问题。有了这种经验,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,成为主动学习者。如果教师只会用“旧瓶装新酒”,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。教师应不断研究,才能做到以学定教。陶行知先生倡导“生活即教育”,生活教育,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,不是作假的教育。人生需要什么,我们就教什么。“社会即教育”,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,使它们任意飞翔。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,要先能做到“生活即教育”,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,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。陶行知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、好教育,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、不实用的。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、人文化,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,学习离不开生活,学习就在生活之中,学生活中的问题,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。

其次,陶行知先生说到“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”,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”因材施教”,对待不同的学生要“个别对待”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,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,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,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,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,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,产生厌烦心理。我们在教育中不能用统一的方法来进行,而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,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。

陶行知先生指出,在教学过程中,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,不在教学,而在于教学生学。老师如果只“教”或只“教学”,就把学生当作”容器”,被动地接受知识,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,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。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,学生是主体,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“导”这个特点来。陶行知先生认为,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,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,使学生自己动脑,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。与此同时,陶行知先生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“无头的苍蝇”似的盲目乱撞,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,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。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苦心,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。能力有了,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,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。

学习是无止境的,很多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还值得我们去学习,去仔细思考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,不断总结,不断改进,才能有所进步,有所创新,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好我们祖国的花朵,使他们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。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,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先生的教导下,怀揣一颗对教育、对学生真挚的心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。

篇二:重读陶行知读后感怎么写

读大学时,就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著作,他的名言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就被挂在学校的走廊上。暑假在家,仔细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《重读陶行知》,与读书时感受颇有不同,其中最深的感悟便是:爱才是教育的本质。

一、爱是打破偏见,尊重孩子。

偏见就像一座大山,压在孩子的头上,任凭怎么努力都无法扳开,最后孩子自我放弃,主动把自己归入坏孩子的阵容。作为教师的我们,一定要打破心中的成见,怀着满腔的爱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,正如陶先生所说:“你的教鞭下有瓦特,你的冷眼中有牛顿,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,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。”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中的哪吒一出,生就被贴上妖怪的标签,即使他屡次救人于危难,换来的却是嘲笑,于是他破罐子破摔大搞破坏,可他也曾如此天真无邪,和小妹妹踢毽子,笑得那么干净阳光,他渴望被赞美被尊重,却一次次落空。偏见和定义最为伤人。生活中,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曾不自觉地如陈塘倌百姓一样,用批评指责的方式对待班级的熊孩子,在孩子屡屡犯错后,形成一个刻板印象,一犯错就是指责和数落,根本无法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。

正如马卡连柯所说: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。人的颓废和放弃,都是从失望开始的。在付出真诚和汗水后没有收获,容易使人怀疑付出和收获的关系。在消极的自我暗示中,熊孩子表面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,刀枪不入,其实内心十分在意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,人类本性最深的企图之一,是期望被赞美,被尊重。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,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深藏着同样被尊重被认可,被接纳被赞美的期望。

对孩子多一些认可,将眼光关注在孩子的闪光点上,我们会惊喜的发现,他们会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。陶行知先生“四颗糖”的故事是我们学习的典范,想要孩子变得更加好,不是打压,而是用善意的赞美和期许,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,鼓励她去为实现梦想而努力。成功的路很远,熊孩子需要父母和教师的包容和理解,我们在乎尊重孩子,孩子心灵就会为我们打开。

二、爱是积极暗示,表扬鼓励。

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给孩子撑起一片抵御自我否定的屏障,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和发展。在日常教学中,我们要给熊孩子多一点肯定,抓住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,让孩子在积极的自我暗示中发现与重塑新的自我。

三、爱是耐心引导,有效沟通。

在日常教学中面对熊孩子,作为教师的我们内心燃起是不耐烦是愤怒,是想以更大的气势压倒对方的简单而粗暴的处理方式。我们对孩子大喊大叫,威胁恐吓无所不及,结果却是硬碰硬冲突升级,压抑的情绪在下一次更猛烈的爆发,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是失败的,缺乏爱和沟通。孩子的坏情绪,总是有内在原因的。面对坏情绪,应以疏通为主而非堵住。治水时堵的结果,最终是全线崩溃,沟通便是疏通坏情绪的最好方式。

四、爱是培养责任,发扬个性。

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:爱是教育的本质,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生命个体。发扬个性,因材施教,多给孩子一点肯定,让孩子勇敢做自己,在自我肯定与进步中培养责任,懂得担当。孩子有自己的思想,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他们自己决定,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,家长和老师可以创造条件,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看起来力所不能及的事儿,赋予孩子更多的责任与担当,让他们勇敢做自己。没有一个熊孩子是天生的,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生动活泼,有着自己个性和天赋的孩子,我们要做的是尊重他们的个性,尽我们所能的去唤醒孩子内在的智慧与潜能,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特性,形成健全人格,让每一个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。

五、爱是向上向美,包容关爱。

爱有神奇的力量,如阳光一落到孩子心头,那些枝叶便会生机盎然起来。正是这种无条件的爱,唤醒了那些假装自己是坏孩子的学生。

陶行知先生说过: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,唯独重新心里发出来,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。如果教育中面对误入迷途的孩子,我们也能在心灵上再走近一点,多一点关怀,多一点期待,我们心灵的天空就可能多一点晴朗。一个不被善待的人,最能轻易被打动,也最能识别善意,爱,看似柔弱却不可战胜。

教师朋友们,让我们做一棵树吧,播撒绿茵的同时也壮大着自己;让我们做一条河吧,灌溉田地的同时也丰富着自我,让我们做一条路吧,承载了他人也能延伸至我。

篇三:重读陶行知读后感怎么写

暑假期间,我研读了《重读陶行知》一书,获益匪浅。引用朱永新老师一句话,这本《重读陶行知》不仅仅是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笔记,更是他多年来学“陶”、思“陶”、践“陶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。伟大的教育家值得我去学习,《重读陶行知》一书更值得我用良时潜心研读。

陶先生有句话:“教育者不是造神,不是造石修,不是造爱人。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。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,是我们的石像,是我们的爱人,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。先生之最大的快乐,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。说得正确些,先生创造学生,学生也创造先生,学生先生合作,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。”而其中最关键的动机就是“爱”,所谓大爱无疆,陶先生的爱不仅仅体现在书中,而是通过陶先生的行文感受到他那种伟大的“爱”。《重读陶行知》一书“爱”洋溢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,也充塞在每一位读书人心间。无论是写作对象陶行知,还是作者李镇西,他们对教育的那种真爱大爱,打动人心,也叩问人心!可以说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和底色就是爱,对民主中国的爱,对教育的爱,对孩子的爱。他说:“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。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。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,才能打到心的深处。“李镇西老师对此感动不已,他说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,爱是教育的前提条件。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有无一颗真爱之心,它落实在日常生活,体现在细微之处。只有师生彼此心灵相通,“心心相印”,当爱真实的发生了,教育也就真实的发生了。很多伟大教育家能教育出好的学生,无一不是通过“爱”来感化学生,通过“爱”来走进学生心理,激发学生内在潜力,那种超越亲情的“爱”更能让学生找到前进的路,路也走的踏实而坚定。

在“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”一题下,李镇西老师对于“教育不能没有爱”做了深刻解读,“爱”是教育的必要条件,而绝非充分条件。打个比方,我们可以说:“没有米,就做不成饭。”但不能说:“只要有了米,就能做成饭。”因为做成饭还有其他条件:水、火、锅以及“巧妇”等。教育同样如此,除了爱还要有思想、智慧、技巧等。我们强调教育不能没有爱,并不意味着教育只需要爱。但在这个教育爱心越来越被忽略甚至被冷落的年代,强调爱心是必要的。爱是教育的前提条件,所以“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”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反思的地方。有的老师把爱心当成所谓的“感情投资”,这就把教育当生意了,而教育不是做生意,爱心更不是“感情投资”。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”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育的爱是不计报酬的,连“半根草”都不要。“我心中的理想教师,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、受学生尊敬的教师。”世上有很多东西,给予他人时,往往是越分越少,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。您也许会惊奇地问:“那是什么呢?”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:“那就是爱!”爱,不是索取,不是等价交换,而是付出,是给予,是自我牺牲。“我爱孩子,孩子爱我。”教师只有热爱孩子,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孩子,只有爱得深,才能更认真、更耐心、更细心地对孩子。试想,如果学生能够因为喜欢我而喜欢上我的课的话,那学习效果将大踏步前进,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会变得更加愉快。

“陶行知的每一个字,都闪着光,温暖而明亮,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校园、我们的课堂、我们的不断学习勇攀高峰的品格”。李镇西的《重读陶行知》一书让我们领会了“教育”二字的真谛,明白了“爱”的含义,也明显地看到自己作为教师的差距。在这个崭新的时代,我们教师更要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追随先贤的足迹,坚定信念,笃志从教,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!

篇四:重读陶行知读后感怎么写

在这个暑假里,我以崇拜的心情捧读了《重读陶行知》,陶先生的教育思想:「生活即教育,社会即学校,教学做合一」。中学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,对照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这面大镜子,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感到非常惭愧,感触也颇多。下面就我个人的感受谈几点:

一、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。

陶先生的生活教育内容在他生活教育理论看来,生活即教育,是生活便是教育。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: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;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;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;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;总之,好生活是好教育;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;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;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。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精深,宽广无比。是动态的,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,因而也是全面的,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。

二、陶先生的爱心教育思想具有号召性

陶先生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,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,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。最可贵的是,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,又以「甘当骆驼」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,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,其精神被人所同钦,世所共仰。这正是「知其所止,止于至善」的境界,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,正是号召当今所有教师用爱心来教育学生、温暖学生的一面旗帜。在学生中,无论高智商的,还是低智商的;无论学习好的,还是学习一般的、学习差的;无论是活泼的,还是文静踏实的,内向拘谨的;无论是「金凤凰」,还是「丑小鸭」;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,还是差的;无论是安静听话的,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。老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点点烛光,是教育的「润滑剂」,要全面、公平。有了教师的爱心,有创伤的学生才能得以抚平,有缺陷的学生才能得以弥补,家庭贫寒的学生才能自信。教师无微不至关心、体贴和爱护,学生们才可能健康做人,健康发展,健康成长。

”生活教育”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。其内涵为:”从定义上说: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,用生活来教育,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。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:是生活决定教育。从效力上说: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。”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:”生活即教育”,”社会即学校”和”教学做合一”。

毛泽东同志称陶行知为”伟大的人民教育家”。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解放,人民生活的幸福,他有着为大众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。他的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。他说:”少爷小姐有的是钱,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,这叫做小众教育”,而人民需要的是”大众教育”,为生活的教育。

在实际教学中,还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,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,调动学生好奇,好动的特点,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,让其在观察,实验,调查,参观等实践活动中,主体参预自主探究。从而,获取新知识,养成独立思考,仔细观察,认真分析,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,掌握学习策略,为后续学习作准备,同时让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。

最后,我想: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,其中蕴含的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非本文所能道尽的。只要我们心中有想法,并付之于行动,进行生活的教育,就一定会成功。